专题库 > 专题库

崔进国

2017-11-06 15:21:00 来源: 军报记者
分享:

  崔进国

  崔进国,男,河北深泽县人,1950年1 0月出生,l 968年4月入伍,1 969年1 2月入党,现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放射线科主任,主任医师,并兼任中国影像技术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基金会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放射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军区放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三军医大学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从事介入放射工作l O多年,以第一作者的署名,发表学术论文56篇,取得科技成果奖1 3项,其中高等级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l 999年被北京军区表彰为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4次荣立三等功;并作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所领导的科室,是北京军区也是全军第一家介入治疗中心,连年被军区联勤部评为达标先进单位,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20年前,还是一个刚拿到写有“北京军区军医学校毕业证书”字样的专科生;20年后,已成为第三军医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两所高校的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0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医师;10年后,己成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国影像技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军区放射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全国5家享有盛名的医学杂志的编委。

  这位实现了一次次跨越发展的人,就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放射线科主任、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科技干部崔进国。

  不仅如此,他在科主任的岗位上,率领全科追踪世界科技发展动态,把一个以影像诊断为主的专科建设成为北京军区也是全军唯‘的一家介入诊疗中心,并连年被军区联勤部表彰为达标先进单位,3次荣立集体i等功。

  一个无名小卒是怎样跻身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行列的翻开崔进国历年的述耿报告,人们不难发现,使用最多的一个字眼是:志在一流。

  当一流专才——

  靠勤奋坐上“首席交椅”

  连崔进国本人也不曾想到,1996年,在北京军区医疗卫生系统强手如林、拥有包括军区总医院等20多家临床医疗机构在内的放射诊疗技术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时年仅45岁的他,脱颖而出,赢得主任委员、专业组长的头衔,坐上“首席交椅”,成为领导一方的学科带头人。不过,人们并不感到意外,这是他20年来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结果。

  1981年,崔进国经过3年的在校学习,拿着在当时也算不上高的专科文凭,毕业来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从事影像诊断工作。对于碌碌无为之辈看来,拿这些理论知识为病人拍片照相足够用了。然而,崔进国却不满足现有的理论根底,不满足仅完成日常业务工作,不满足只在本科室当一名称职医生,他立志要跨越知识的峭岩,向更高层次、更高学科发展,不仅在本医院冒尖,而且要在全国全军整个放射系统冒尖。

  崔进国深知,医学博大精深,选准一个突破口,作为拓展知识面的主攻方向,至关重要。从第一台x线机问世以来的90多年间,放射专业一直被作为辅助诊断项目存在着。能不能拓展其外延,把这一专业发展成为既可诊断又能治疗疾病的学科呢?崔进国调动大脑的整个思维,翻阅中外文放射医学的全部期刊,日夜不停地寻找着答案。80年代初,他从外文资料上第一次阅读到了德国著名医学家Doter教授提出的介入放射学理论,象探险家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得跳起来。此时,这一技术在世界上刚兴起,国内仅限于介入诊断,而介入治疗尚末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需从头起步。他说“我要与国际巨人同行”,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究精蕴,一心一意钻研起介入放射学来。正是这一选择,奠定了他跻身知名专家学者行列的基础。

  介入放射技术涉及医学领域多门学科,崔进国以惊人的毅力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摄取有价值的情报信息。上百万字的《消化内科学》、《普通外科学》等经典巨著,被他“大卸八块”,按病种分类,制作成卡片,以备日后参考使用。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新华书店成为他光顾的“第一场所”,每次都要买回一包有关专业书籍,加上自费订阅的4种医学杂志,建起了相当可观的“家庭图书室”,个人医学专业藏书达400余册。在床头旁前、家厕窗台、沙发茶几上等凡是他活动的地方,总要放置几本专业书籍,不放过一分一秒的学习机会。当医生时,他每周要拿出3至4个半天“泡”在图书馆里:当科主任后,尽管工作繁忙,每周至少挤出一个下午到图书馆查阅资料。8小时外,他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唯一的兴趣就是读、思、写,一年100多个节假日,全被他安排得满满的,夜间12点以前从未按时息过灯。他如醉如痴地学习研究介入放射医学,搞得他严重神经衰弱,经常为思考一个问题,整夜不能入眠,服用大剂量的安定片,也不能安安稳稳地睡上一个小时。他不但勤于学,而且善于记。仅介入放射诊疗方面的读书笔记,他就记了7厚本,达60多万字。有时外出看到或听到有价值的知识信息,如忘记带笔记本,就赶紧记在烟盒上,回家后再工工整整地抄写在上面。短短几年,他就全面掌握了介入放射医学的基本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和亲身体验,提出不少新观点,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新兴学科的内涵。

  介入放射医学是一门实用技术,崔进国不仅重视打牢理论根基,还特别注意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由于这一技术是借助x线设备,在病人血管、内脏插管弄刀,危险性极大。一心想用技术增进病人幸福的他,不怕担风险,但他又不轻易冒险,学习研究介入治疗的基本技巧,成为他从事业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跑遍了北京、上海、沈阳等地的高等医科院校,专门了解开展介入治疗的进展情况。一次参加学术会议,得知上海医科大学的林贵教授举办介入诊疗技术培训班,虽然从介入诊断过度到介入治疗还有一段路要走,但他觉得这是跨越发展的一条捷径,赶忙赴上海学习参观。那时的他,还是个“没出道”的年轻医生,想要得到知名专家的真传,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没有其它途径,他就花钱“买技术”,交了300元学费,争取到进导管室观摩介入治疗手术的“准入证”。4天时间,他带着事先准备好的10多个技术问题观摩了两例手术。林教授见他如此执着,便主动拿出自己尚未发表的论文让他参考,从此两人建立了经常性的学术联系。为了尽快将介入治疗技术应用临床,他采取多种方式,苦练基本功,“借尸学医”就是其中之一。医院隔壁就是军医学院,那里建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尸体库,每到星期天,他便跑到该院,一头钻进放尸房,不顾福尔马林刺激得鼻涕眼泪直流,蹲在借用的尸体旁边,从人体构造、动静脉血管分布到插入导管位置等,逐一分析研究,一练就是三、四个小时。征得同意,临走也不忘“顺手牵羊”,带回一个头颅骨,拿到办公室再琢磨一番。就这样,在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他第一次将介入治疗技术应用临床,便取得满意效果。

  结合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崔进国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介入治疗理论、原则和方法。2000年,他和全国著名专家张金山教授一起,编写出版了长达120万字的巨著《现代腹部介入放射学》。他的介入治疗技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到治疗范围、数质量指标等各方面,均都和国际同行处在一个水平线上。他5次走出国门,到美国、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学习交流介入治疗经验体会。1997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亚太地区心血管和介入放射会上,他宣读的“布加氏综台征介入治疗”论文,到会专家普遍给予高度评价,悉尼皇家北岸医院立即邀请前去会诊。他以自己丰硕的学术成就,得到同行的信任和爱戴,被一致推举为北京军区介入放射医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出一流成果——

  靠创造占领科技前沿

  崔进国是个善于以跨越性思维干事业的人,平时他参加各种会议、各项工作、各个活动等,每一项都不耽误,在有些人看来,哪还有时间考虑业务问题,其实,他的大脑在高速不停地运转着。站在国际医学发展的制高点上思索问题,别人认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或“不可能的事情”,到了他脑子里都要被打上几个问号,在完成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过不了多久一项高等级的科技成果便问世了。这种本领,是靠他始终盯着临床需要的“悟性”和“修炼”而成的。

  多年来,布加氏综合征在临床上一直没有满意的治疗方法。这种病因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狭窄、闭塞,可导致肝脾肿大、门脉高压、消化道大出血,在我国发病率相对较多,药物治疗无效,施行手术又多受适应症的限制,死亡率达50%左右。病人的痛苦,深深拨动着崔进国的心,萌发了挑战这一技术难关的念头。恰在这时,一位患布加氏综合征10余年的男子前来求医。病人下腔静脉阻塞,腹部膨隆,下肢肿胀溃烂,已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崔进国在国内较早应用了介入治疗技术对这一患者进行了治疗。实施这一技术,必须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用穿刺针将闭塞的静脉打通,否则,治疗就会失败或导致严重并发症。崔进国凭借平时练就的基本功,先将血栓溶掉,尔后,又开通堵塞的下腔静脉,经过近5个小时的紧张操作,介入治疗获得了成功。不久,病人便恢复到了和正常人一样的体质。到2001年底,崔进国已实施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200余例,成功率达99%以上,以其疗效显著、无并发症等优点,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2月的一天下午,崔进国到外科病房探望一位患食管癌晚期病危的老乡,赶到后,病人已停止了呼吸。主管医生向他介绍说:“病人食管里长满了癌瘤,食水不进,纯粹是饿死的。”崔进国问道:“怎么不进行肠造瘘呢?”“病情发展到如此程度,家属想保留个全尸,不同意呀!”这个医生话锋一转说:“老崔,你是搞介入放射专业的,有什么好办法吗?”正是这句脱口而出的话语,引发了崔进国向介入治疗食管狭窄课题的冲击。首例率先在一位66岁的晚期食管癌患者身上进行。此时,病人已瘦得皮包骨头,连走路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在x线造影机的引导下,崔进国对癌瘤进行了全面围歼:第一步,经导管放置支架,将食管狭窄处支起来,以解决进食问题;第二步,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以控制癌瘤生长。一年后,病人来院复查,一般情况良好。近6年时间里,累计治疗300余例,有效率达100%。这一技术和国际同步,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尽管该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居全国领先地位,但由于选择面较小,正处在吐血、腹水、体内蛋白偏低的病人,仍被排除在外。出于对这部分人群的强烈责任感,崔进国紧跟学科前沿,把国外刚刚应用于临床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新技术引进和平医院,他治疗的第一例是一位年近40岁的门脉高压患者,患病l0多年,严重腹水,反复吐血,经常靠输血、注射蛋白维持生命,仅医药费就花去l0万余元。通过崔进国进行介入治疗,病人不仅腹水吸收,不再吐血,而且自体蛋白也升到了正常值。目前,崔进国已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近200例,98%以上的患者恢复了健康。这项成果,得到国内专家们的充分肯定,2002年,作为一项造福患者的实用技术,申报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崔进国一边抓日常业务工作,一边致力于科学研究,与时俱进,硕果累累。仅l0年时间,他就以第一作者的署名,获得军内外科技成果奖13项。国家“九五”重点攻关课题“静脉系统狭窄闭塞综合介入治疗及相关的基础研究”,他是3位主研人之一,并取得可喜成果,受到国家科委领导同志好评,报请国家科技进步奖。

  建一流学科——

  靠优势登上“中心”位置

  2001年3月,标志着一个学科整体技术优势的技术中心——北京军区介入治疗中心,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放射线科正式挂牌成立。这个中心的主任就是崔进国。1993年,崔进国接任科主任时,该科还是一个设备陈旧、专业单一、人才匮乏的普通“辅助诊室”,仅用了8年时间,他是怎样使一个老学科焕发勃勃生机,最终登上全区介入放射专业“霸主”位置的昵?

  人们说:“崔进国会借‘机’生蛋。”这是形象而真实的比喻。意思是说:他技术特长的发挥,离不开先进设备,并借助这些设备,创造出一项又一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可他刚上任时,科室设备总价值不过800万元。如此薄弱的家底,是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科技发展要求的。崔进国看到了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趋势,他到任后抓得第一件事就是设备建设。在医院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说“现在是高科技竞争的年代,我们必须以设备先进制胜”,不久,一台价值上千万元的大型数字x线血管造影机从美国引进医院,接着,又从荷兰引进了近千万元的高档螺旋CT和一千多万元的最新式磁共振等先进仪器,一下子使该科的医疗设备总值增长6倍,达到近5千万元,为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然而,崔进国追求的不单是设备上的优势,他的目标是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一个技术一流的特色专科,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他所领导的放射线科,是在当年白求恩援华时带来的一台X光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有人说:“老学科出成果难,形成拳头技术优势更难。”崔进国却说:“世无难事在登攀,干事业就不能怕困难。”他综观全局,亲手起草制定了《放射线科技术发展规划》,朝着“建一流学科”的目标奋斗,抢占科技制高点。经过他创造性的工作,原本以辅助诊断为主的老学科迅速崛起,形成了以介入治疗血管性病变和肿瘤性病变为主攻方向,包括介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并消化道出血及顽固性腹水、溶栓球囊扩张和内支架置入治疗血管狭窄、旋股内动脉和旋股外动脉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经导管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恶性肿瘤、经皮穿刺胆管行球囊扩张和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椎间盘溶核和切割治疗椎问盘脱出、经甲状腺动脉栓塞治疗甲亢、CT引导下穿刺硬化疗法治疗小肝癌、球囊扩张和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等十一大技术优势,其中5项居全国领先地位,6项达到军内外先进水平,使之跨入全军医学名科的行列。

  不过,让崔进国倾注精力最多的还是人才建设,造就适应科室技术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崔进国刚上任时,科室面临着“三低一老(人员学历低、外语水平低、科研能力低,技术骨干年龄偏老)”的现状。如不尽快改变人才知识、技术结构,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就会落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等不靠,在院领导和机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围绕科室介入放射诊疗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优势项目,率先在全科实施了引、训、带的人才发展计划,积极引进高学历人才充实医、技人员队伍,选送有发展前途的技术人员到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学习深造,并对年轻人才进行重点帮带。近几年来,在崔进国的积极努力下,科室引进和培养了5名硕士研究生,送出4人出国学习,安排7人拜师求学。通过引进、培训,科室已拥有高职级科技人员8人,本科生、研究生占医师系列人数的90%以上,形成了人才济济的可喜局面。

  作为北京军区的介入诊疗中心,崔进国深感身上的责任重大,在他的倡导下,连续开办了3期介入治疗培训班,为军内外培养了100多名专业人才,使介入治疗技术在全国广泛应用。

关键词:白求恩,放射线责任编辑:崔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