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做了18年护士,现在我觉得我不只是护士,更是老百姓身边的健康管理师。”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主管护师赵红英,2000年离开大医院的心内科,调入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
18年来,赵红英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站从地下室搬到三居室的楼房,再搬到现在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身份从一名小护士,到现在带教2名护士的主管护师;工作内容从以理疗、输液、打针为主,到承担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内的40多项工作。赵红英说:“我见证着社区护理的发展,社区护理工作的不断丰富也督促着我不断进步。”
-急性脑梗被及时发现
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着附近的两个社区。在8000名社区居民里,老年人有1780名,是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因此居民的依从性比较强。“护士下午通常处理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我们跟大爷大妈约好,请他们尽量上午到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拿药、查体。”赵红英说。
每天,2名护士在站里值守,1名护士9时30分准时随访出诊。“我们有3名护士,上门出诊每人轮一周。”这周正赶上赵红英上门出诊。一上午,赵红英多则走七八户,少则四五户。对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赵红英和同事都要进行上门护理,采血、换胃管、换尿管、处理压疮、测血糖、量血压等工作,赵红英几乎都要做一遍。
上周,杨大爷按惯例找赵红英做营养神经的肌肉注射。闲聊中,杨大爷发出了“呜呜呜”声。“杨大爷,您平时说话不是这样,今天怎么了?”赵红英隐隐觉得不对,“这是急症,得去医院”。
杨大爷听了赵红英的话,到医院做了CT检查。“是急性脑梗,马上入院治疗。”接诊医生说。事后,赵红英感叹,医患之间彼此信任,才没让病情延误。在社区干了18年,照顾过多少位老人她自己也记不清了,但大家都像家人、像朋友。
赵红英感到,随着社区服务能力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站渐渐成了居民的“生活必备品”。赵红英认为,社区医护能给居民解释得更详细,甚至给予心理的抚慰和纾解,这在大医院目前是难以实现的。
赵红英的一番话,引起了另一位护士赵素琴的共鸣。“以前我没想到在社区能做这么多事情。”3名护士里,赵素琴从大医院调到社区工作的时间最短,感受却很深。
-感受社区里的“烟火气”
“只要居民踏进我们站一步,我们就能把他‘留住’。”在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里工作了数十年,每一次和社区患者打交道,都让赵素琴感受着今日和往昔的不同。
“过去在ICU,患者少、病情重,很少说话,现在到了社区,笑容、动作、语言都变成了和患者沟通的途径。”刚到社区时,赵素琴就感受到了社区卫生服务站里的“烟火气”。“在这里,老人和我们彼此相熟、信任,我觉得工作很有价值。”
在ICU十几年的临床经验,也给赵素琴的专业技术打下了深厚的功底。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内的两个养老院,平日里是3位护士照顾的重点。一家养老院里住着40名失能失智的老人,另一家是日间照料托老所。失能失智的老人大多有中风等疾病的后遗症,手脚痉挛、僵硬是常事。每次上门,赵素琴都要给老人捋捋胳膊,让他们肌肉放松,再慢慢把针头扎进去。
“在大医院,护士的专科护理能力比较强,但在社区主要是综合能力,不仅要护理技术过硬,言行举止也是工作的一部分。”赵红英说。
在汽南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3人组”中,李晶过去在大医院的骨科做护士,干练、爽快、热情。最近,李晶正忙着两件事。一件是每年5月~9月,社区都要组织老人进行健康体检,李晶正挨个给居民打电话。另一件是去参加一场为期7周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李晶能拿到一个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师的证书,“回来之后,能继续为慢病患者护航了”。
记者连线
中华护理学会专职副秘书长郑一宁:
健康服务需要社区护理加入。随着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社区医疗与护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社区护理人员整体水平、服务与技能的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深化和延展。特别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服务模式更加清晰明确,延伸护理的意识和观念在增强,社区护理的范畴更广。从医院迈入社区,走进家庭,是护理发展面临的新内容和方向。
优质护理服务倡导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不仅关注生命维护,更关注生命质量。在实施分级诊疗的大格局中,护理资源下沉就是要从医院深入到社区、家庭,承担慢病护理、健康指导、预防保健等多项职责和任务,这对护理工作和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此,护理人才队伍规范化的培训和培养,建立社区护理人员清晰准确的职业成长路径,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社区护理需携手共进。要逐步搭建起医院—社区—居民的健康保障网,让所有的居民,能够得到和享受到所期望的、有温度、有内涵和价值的优质社区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