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 专题库

老北京端午习俗:吃五毒饼回娘家“扔灾”

2018-06-14 15:58:58 作者: 来源: 搜狐
分享:

  在老北京,端午节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挂艾蒿、吃粽子、喝雄黄等,但这些是全国各地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节目,其实在老北京,这一天要做的事多着呢,吃五毒饼、扔灾、朱砂判儿、女儿回娘家等等。这些老北京特有的端午习俗,你知道几个?

  1、祭神祭祖纪念先贤

  端午节由来跟很多文化名人有关,这些文化名人大都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都是忠孝之人,二就是跟“水”有关系:屈原投江,伍子胥死后被扔入水中,曹娥是投江救父。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楚大夫屈原。宋代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为忠烈公,正式将五月五日端午节。

  北京文人有端午节到二闸三忠祠上香的传统,祠内供奉诸葛亮、岳飞、文天祥。祠院宽敞,祠后有濯缨亭正临通惠河边。

  2、挂菖蒲插艾叶防瘟避灾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过端午节时大多在院门前和房檐挂菖蒲插艾叶。这个习俗来源于赞扬善德文化:传说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在行军中遇到一位逃难的妇女,一手抱着大的孩子,一手领着小的孩子。黄巢问她为何不抱小的孩子?女人答:大孩系邻居所托带,不敢有闪失;小孩是己生,故用手牵之。黄巢感叹,命她在端午日在家门前挂菖蒲、艾叶,可避兵灾。该妇女将此做法传告了乡亲,于是全村平安,以至成俗。

  3、出嫁的女儿戴红绒花回娘家

  老北京的端午节还有一个叫法:女儿节。出嫁的女人要在端午节的时候回娘家探亲,探亲时,手臂上系着彩色丝线、胸前戴着红绒花的小媳妇成了北京一景。

  4、身上佩五彩粽子祈福增寿

  五彩粽子是避邪物,内壳用硬纸叠成,大小一般在2厘米左右,外面缠上五彩丝线,连成一串。街头有卖的,家中少妇少女也纷纷自己制作。除了五彩粽子以外,还有的巧手媳妇或姑娘,用绫罗制成小老虎,有的缝制成樱桃、桑葚、茄子、豆角、芹椒、梨、柿、桔……把这些小型水果串起来,精致可爱。有立体的,有平面的,争奇斗胜。端午节这一天佩戴在身上,既显示自己的精巧工艺,又给节日增添祈福增寿的节日气象,还可以将此饰品赠给意中人,当作表示爱恋的情物。

  5、贴葫芦花以辟“五毒”

  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自农历四月末就有小贩在街上叫卖了。葫芦花据说能辟“五毒”,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除贴葫芦花外,还有贴以钟馗为题材“朱砂判儿”的,有贴黄表纸上写有咒语的“天师符”的,其目的均是为了驱邪辟毒。

  6、吃五毒饼、玫瑰饼

  北京人还讲究吃五毒饼。五毒饼是人们为端午节特制的一种圆形糕点,上面印着五毒(蛇、蜈蚣、蝎子、蜘蛛、蟾蜍)图案。据说吃了它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一般来说,老北京的一般人家爱供类似桃酥式的“五毒饼”,初五晚间撤供;中等人家再放上小枣江米粽子和鲜果,一天一撤,以防腐烂。

  玫瑰饼:老北京的富贵人家一般爱供玫瑰饼,以京西妙峰山当年产的玫瑰花制成的饼最为高贵。用玫瑰花和以蜂蜜拌匀做馅,制成饼,上火烙,名曰端午饽饽,分为酥皮、硬皮两种,是高档细点,价格很贵,大约每斤八块,每块的价格相当于二斤白面,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五月节吃上玫瑰饼是非常吉利的事,一般人家是自己动手蒸玫瑰馅的馒头或甜卷,以应节日之俗。

  7、吃黄米小枣粽子

  北京地区的端午粽子是用苇叶包裹的黄米小枣粽子,以密云县产的小枣最有名。许多人家自己包粽子,用江米和黄米与小枣合在一起,叫二米粽子。食品店里出售的粽子以南味为主,远郊农民推车进城卖的以黄米粽子为主。系粽子用马兰草,是北京特产。黄米小枣粽子价格比江米粽子便宜,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讲,甭管黄米江米反正都是粽子,都是用叶子裹着的,只要吃上粽子,就算过上了五月节。粽子也是一种节日礼品,有钱者可包入多种果料,钱少者也可以包无枣的清水粽,既是节令食品,也可以当正餐。

  8、吃黑桑葚、樱桃

  旧京端午节吃食自然也少不了水果。端午时节,樱桃更是大量上市,自然成为时鲜果品。除了甜美喜人的樱桃,还有酸不叽儿的桑葚(音“刃儿”)。北京人讲究端午节吃黑色的桑葚,据说吃了之后不招苍蝇,也有说吃了黑桑葚就可以避免日后误食苍蝇。

  9、喝雄黄酒点雄黄酒

  老北京人还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韩硕说,端午节喝雄黄酒是很有“说道”的。在“白蛇传”的故事里,有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真身的桥段。因此,人们认为蛇、蝎子等害虫可由雄黄酒破解。大人喝完雄黄酒后,还要蘸着雄黄酒抹在孩子的耳朵、鼻孔处,以驱邪避害。

  10、儿童玩“斗百草”

  端午节这一天,京城儿童喜欢玩一种叫斗百草的游戏,参加游戏的两人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然后用“打赢家”的顺序赛下去,直至选出最后胜利者。这就要求参赛者在参赛前注意寻找那些草或花茎韧的作为自己的“选手”,无形中形成识别花草的要求。那种能“斗”倒各草的“选手”,则成为大家公认的当日“百草王”。

  11、天坛“辟毒”游玩

  中国自古有“南船北马”之说,南方远行靠船,北方远行靠马,所以南方端午节赛龙舟,而北方在金代曾有骑马射柳的习俗。辛亥革命以后,北京人在端午节以去昔日皇家园林游玩为时尚,以去天坛最受欢迎,人们认为此地能“辟毒”,所以游人较多,其他皇家园林也是人们爱去的地方。除此之外,什刹海、金鱼池、高梁桥、二闸……均是端午游玩之地。

关键词:老北京,端午,习俗责任编辑:崔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