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倩自大学毕业以来,从事中药工作26年,荏苒时光,她始终不忘初心,将医院中药标准研究,中药质量控制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一路走来,她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从一名普通药学工作者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执业中药师,在这条不断追求的路上,实现着她的“中药梦”。
不忘初心,做好医院中药质量的守护人。中药的质量关系着中医的疗效,也关系着百姓的健康,甚至关系着整个中医药的兴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曾不无担心的讲到“中医亡在中药上不是危言耸听!”,可见中药质量的重要性。中药是中医的物质基础,中药质量关乎中医生命,为了把医院的中药质量管好,郑倩励志将中药质量研究作为始终不变的追求。26年前,她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药学系,工作一年之后,被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中医药深深吸引,虽然身上每天都会蒙上一层灰,但调剂中药的精细过程,鉴定中药的丝丝入扣,都让她乐此不疲,爱上中药。2002年,通过了国家考试成为执业中药师,2012年晋升为主任中药师。为了不断提升自己中药专业水平,2009年—2015年她先后参加了河北省第三批、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的学习,师从河北中药鉴定专家孔增科、孙宝惠老师,2015年入选了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人才的研修项目,至今仍在学习。2016年,她被遴选为河北中医学院的硕士生导师,国家中药专业技术大赛裁判,并在国家、省、市多个药学委员会中任副主委、常务委员、委员等。
弄清每味中药的质量好坏必须从源头开始,在田间地头刚发芽的、开花的、结果的中药植物什么样?整个药材什么样?炮制成饮片什么样?都要了如指掌,才能算真正的读懂了一味中药。为了从根本上掌握中药质量,她在2009年拜河北省中药鉴定专家孔增科为师,孔老师擅长中药原植物的鉴别,每到周六日,就坐上火车去邯郸,跟随孔老师到涉县的山上采药,学习中药原植物知识。上山要背上重重标本夹、微距照相机,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挨饿受冻。涉县山上生长着大量的冬凌草,这个中药为唇形科香茶属植物碎米桠的变种,因其植株凝结薄如蝉翼、形态各异的蝶状冰凌片而得名,霜降之后,全株结满银白色冰片。具有消炎止痛、健胃活血之效。要拍到冬凌草的结冰状态绝非易事,在2009年冬天的早晨,十月的山风吹得人凉透心扉,走了大约1小时的山路后,终于找到了冬凌草,拍到了晶莹剔透的奇观。就在即将下山的路旁,生长着冬凌草的伪品三花莸,已经枯萎,两者的差异仅仅在于冬凌草叶子基部有下延成翅,三花莸无下延翅,这样微小的区别在干了的中药饮片中只有仔细辨认才能发觉。经过深入的研究,2012年她发表了《冬凌草及其伪品的鉴别》一文。由于经验的积累,参加主持参与的多项中药质量研究课题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奖励。
把握中药的质量不仅要仔细观察,还要亲自品尝,才能掌握每味药的药性。为了把握有毒中药附子的毒性,保证购进药品的质量,她曾经品尝全年每一批购进医院的制附子,体会其辛辣麻舌的性味。有一次验收制附子时,突然感到麻舌感强烈,几分钟后,出现了经久不退的刺喉感,她顾不上呛得难受,叫道:“这批制附子必须马上退货。”这次退货避免了附子炮制不当给医院和患者造成伤害。每每谈及此事,她流露出身为一线药师幸福感。我们感受到的是她作为中药质量的守护人厚重的责任感。
不懈奋斗,甘愿奉献中医药事业。自2006年担任制剂室负责人以来,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她申请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制剂能力建设项目,对医院制剂室进行了改扩建,更新了生产设备,制剂的产能翻了一番。改建期间,她每天都像长在医院里,埋头钻研,迫使自己短短20天,看的懂生产车间的设计图纸,研究明白制药生产的设备参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建成了静态十万级的内服制剂生产车间,在石家庄市的制剂室中名列前茅。制剂规模扩大后,她带领制剂室人员,跑临床,找秘方,挖掘整理医院流传下来的,使用多年的经验用方。用与临床治疗相结合的研发方式,研发出养生保健药枕、药茶、药酒、面膜、保健醋、香囊等不同类别养生保健产品40多个,共计获得国家专利10余项。由于研发“接地气”,产品迅速地转化成临床治疗的帮手,有效的提高了临床疗效,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也为医院增加了效益。
2015年到药剂科工作,药剂工作点多面广,全科70多人,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成为工作的难点,她以文化建设统一思想的管理方式,提出了“药房就是咱的家,建设要靠你我他”的科室文化理念,她认为:药库就像家里的长辈,各个药房就像家里的孩子,在这个家庭出现困难的时候,家长要挺身而出,无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每个孩子之间也要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和谐统一,没有迈不过去的难关。这种“家”的思想氛围带着药剂科每个成员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推诿。当抗洪救灾需要短时间内备齐大量急救药品时,药剂科各组人员齐心协力、加班加点,通过各种渠道进购短缺药品,顺利完成了抗洪救灾任务。在医改的重要节点,在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实行药品零差率等政策的频繁出台背景下,她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调,带领药剂科所有人员不辞辛苦、不厌其烦的一遍遍核对医院药品目录信息,保障了全院药品“零加成”的顺利切换。除了药剂科内部建设,她还着眼于药剂科未来的发展,主动提出将办公室搬至药库,腾出空间扩大药房,加设阴凉区。向医院申请改建煎药室,满足医院日益增长的煎药需求。在她的带领下,药剂科连续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被中国药学会评为先进单位。她本人多次被医院评委优秀科主任,河北省中医药学会药房管理专业委员会先进个人。
不忘感恩,是她进步的基石。
2016年7月她的恩师孔增科老师在工作岗位上突然去世,孔老师生前正在编写的一部本草书籍暂时搁置,郑倩在邯郸涉县付正良局长的带领下,与全省的中药人员通力合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了任务,终于在2018年9月出版了《河北省本草图鉴》。仰望星空,告慰恩师,她泪流满面。在她不断学习,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她始终感恩领导给了她大力的支持,支持她到各地遍访名师,专业上不断攀登;家人给予她默默的帮助,帮助她承起家里的琐事,在工作中全情投入。郑倩曾经不无惭愧的说到:“孩子的成长我没有时间陪伴,父母的赡养我没有时间尽心,我的爱都放在中药这点儿事上了!”同时,她心存感激:“感恩领导,给了进步的机会;感恩老师,给了专业的教诲;感恩家人,给了莫大的支持,他们都是我进步的基石,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十九大召开后,我国进入新时代,习总书记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郑倩的愿望就是通过她和团队的共同奋斗,医院中药专业的实力更强,中药质量越来越好,中医药的复兴梦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