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1月11日讯(记者 刘昆鹏 何震)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络病学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它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治疗方面有着巨大贡献。近日,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国家络病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医师,中医中药中国行络病理论讲师齐源教授做客由以岭药业主办,长城新媒体承办的《八字养生讲堂》节目,为大家讲解络病学的相关知识。
在节目中,齐教授详细介绍了络脉、络病和络病理论等基础概念。中医认为络脉是人体内经脉支恒别出的,逐层细分,呈网络状,并广泛分布在脏腑组织之间,利用这个网络系统来维系生命活动以及人体内环境,以达到生命的延续。络病就是由于各种致病的因素损伤了络脉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它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疑难杂病的病理过程。而络病理论则是研究络病发生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临床治疗的一个成套的理论。
通过络病理论的概念,很多人会认为络病理论和活血化瘀理论相似,但齐教授告诉我们,两者之间虽有相同的部分,但通络理论比活血化瘀理论涉及范围更加广泛。活血化瘀理论针对的血液,主要是改变血液成分,提高血液质量,而络病理论除了针对血液之外,还针对血管壁所发生的一些病变,双重作用共同达到疾病治疗的目的。
据齐教授介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接近80%,到了70岁以上的人群血管都会产生斑块,这些斑块就是血管病变,经过大量研究发现,从青少年时期斑块就开始形成的进程,如果不进行防范,病情将无法控制,所以说预防斑块的形成要越早越好,而络病理论可以有效刹住斑块形成的发展趋势,对已经形成的斑块起到稳定的作用。据介绍,斑块分为硬斑块和软斑块两种,硬板块称为稳定性板块,软斑块称为不稳定板块,而导致身体突然发生异常的就是软斑块,它就像一个薄皮大馅的饺子非常容易破,一旦破了毫无疑问就会形成血栓,这样会导致心肌梗死或者脑梗死,而络病理论则可以将不稳定斑块转变为稳定性板块,起到稳定斑块,保护血管壁的功效,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络病学不仅用于心脑疾病的治疗,同样也还应用于人们的日常预防,中华通络操就是络病学在日常预防的应用,它借鉴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导引养生功法,结合武术、吐纳、舞蹈等等相关元素共同编创而成。在导引、吐纳和精神调节相结合的情况下,中华通络操具有着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补益脏腑,强筋健骨的良好健身养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