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通讯员 李宗海 陆春玲)2019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国际庞贝病日,庞贝病是一种罕见且足以致命的遗传疾病,患者的身体缺乏分解糖原为葡萄糖的酸性α-葡萄糖苷酶,造成肌肉、心肌、骨骼肌和呼吸肌严重且不可逆转的受损。根据其症状和体征发生的时间,被分为早发型(婴儿型)和晚发型(儿童及成人型)两种。庞贝病的新生儿发病率约为四万分之一,由于该病经常面临延误诊断、错诊,目前中国已确诊庞贝病患者仅百余人。根据公布的庞贝群体调研报告显示,84.4%的患者都遇到过误诊的经历,75%的患者要经过3个或3个以上的医院才能确诊。为了使大家更加了解庞贝病,河北以岭医院肌萎缩一科主任陆春玲为我们仔细讲解了相关知识。
据介绍,糖原累积病Ⅱ型(又称Pompe病,庞贝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代谢性疾病,为编码酸性a-糖苷酶(GAA)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溶酶体内糖原分解障碍并广泛沉积于全身所致。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包括婴儿型和晚发型两大类,发病率约1/40 000。
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正常糖原分解代谢有两条主要途径:胞质中的糖酵解途径和溶酶体中的GAA途径。糖原在胞质中合成后主要通过自噬体途径(autophagic pathway)向溶酶体转运,在溶酶体的酸性环境中被GAA完全水解为小分子葡萄糖。Pompe病患者因溶酶体内GAA活性缺乏,导致糖原分解障碍并广泛沉积于全身各组织,以心脏和骨骼肌为主要受累器官。但是,GAA活性的下降引起骨骼肌细胞破坏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传统的“溶酶体破裂观点”认为,肌肉收缩时的机械力作用使溶酶体破裂并释放糖原及溶酶体酶等内容物,从而导致了骨骼肌结构的破坏。但该观点并不能解释Pompe病肌纤维内大量的自噬空泡形成。Fukuda等推测:GAA活性下降可引起胞内自噬作用的上调,同时自噬空泡向溶酶体的转运及进一步融合存在障碍,两者共同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自噬空泡的大量聚集,上述过程主要发生在Ⅱ型肌纤维(糖酵解型),而I型肌纤维(脂肪酸氧化型)相对不受累。Raben等研究表明,抑制自噬体的形成可使酶替代治疗中骨骼肌的糖原清除率得到戏剧性的提高(50%一60%),进一步支持了自噬在Pompe病骨骼肌损伤中的关键作用。Pompe病骨骼肌自噬过程的激活机制尚不明,推测与糖原分解障碍造成的局部能量及营养缺乏、氧化应激或变性的溶酶体本身有关。
庞贝病的临床表现目前根据发病年龄、受累器官及病情进展情况主要分为婴儿型和晚发型。
婴儿型: 分为经典型和非经典型。前者常于出生后8-12周内出现心脏肥大、喂养困难、全身松软(松软婴儿)、呼吸困难、巨舌、“呆滞面容”等。心脏严重受累和进行性的呼吸功能不全为其突出特征。该型病情进展迅速,多于1岁以内(平均8.7个月)死于循环呼吸衰竭。后者多于6个月以后起病,进展较慢,心脏受累较轻,可存活至l - 2岁。
晚发型: 本型于1岁以后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的肢带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骨盆带肌重于下肢近端肌,躯干肌及腹部肌群常在早期即严重受累。多数患者早期即有步态异常、上楼费力等轻度肌无力表现,但多闪症状轻、进展缓慢而被忽略,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至疾病晚期。此外,疲劳感、运动肌痛甚至痉挛等也是患者早期常见的非特异症状。患者病情进展速度难以预测。通常认为发病年龄越早,病程越短,预后越差,反之亦然。呼吸肌易受累是本病较为特征的临床表现,同时也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约半数以上患者同忆早期症状时均有轻度呼吸肌无力的表现,以突发呼吸衰竭起病的病例报道亦不少见。呼吸功能不全与肢体无力程度之间并无明显联系。脑血管病变是晚发型患者另一个潜在的死亡危险阂素。国外文献至今已有10余例晚发型Pompe病合并脑血管病变的报道,以基底动脉动脉瘤及扩张性动脉病多见,临床表现以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亦可表现为脑梗死、短暂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水肿或脑积水。国内最近报道了2例成人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脑梗死。
关于庞贝病的治疗,陆春玲主任为我们介绍以下几种方式:
1、注射用阿糖苷酶α--目前全球唯一批准用于庞贝病的药物。该产品于2015年按孤儿药评价要求及时完成审评并获准在我国进口上市,为我国庞贝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但是,价格相对昂贵,经济负担较重。
2、中药治疗,中医认为四肢痿软无力为痿证,伴有呼吸不利者为元气不足,大气下陷,为此,我们继承前人痿证治疗经验,结合自己临床实践总结了扶元起萎,养荣升肌,益气升提之法,研制出参芪强力胶囊、芪龙益气散及升阳举陷养荣生肌膏,取得较好疗效。
3、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伴有呼吸功能不全患者,尤其婴儿型,多配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待症状好转,逐渐撤机。
4、呼吸康复治疗,本病呼吸功能不全,因于呼吸肌肉力量下降,属于限制性呼吸功能不全,在以上治疗同时,可辅助呼吸肌肉康复训练,利于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