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24小时

县域双中心交叉学科危重症诊疗提升计划暨县域科普之星评选大赛线上联合启动

2020-06-10 16:52:12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分享:

  中国约有9.16亿人生活在县域,“大病不出县”的政策方向,对县域医院诊疗能力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在县域的建设对加快推进县域危重症诊疗以及疾病诊疗关口前移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是胸痛中心、心源性卒中是卒中中心的重要疾病构成,它们都是起病急、致死率高、易误诊,犹如“黑天鹅事件”,严重威胁县域居民生命健康。加之可能涉及多学科会诊、转诊甚至长途转运,尤其需要优化流程,赢得抢救时间。同时,高血压、房颤等慢性病,因易被患者忽视,增加了慢病转急症风险,被称为“灰犀牛”,需要以创新方式进行科普普及,持续推动患者关注。

  2020年6月9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指导、苏州工业园区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主办、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协办、人民网·人民健康媒体支持、拜耳公司合作支持的 “健康县域——双中心交叉学科危重症诊疗提升计划暨县域科普之星评选大赛在线上联合启动。

  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主席王陇德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葛均波院士、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副主席、中国县域医院院长联盟执行主席霍勇教授、山东金乡县人民医院代建军院长、安徽太和县人民医院孙廷强副院长、浙江海盐县人民医院马小董副院长、拜耳中国处方药事业部高级副总裁陈瑛博士共同连线启动。

  围猎“黑天鹅”,县域双中心交叉学科危重症诊疗提升计划

  王陇德院士:县域卒中中心 ,重视心源性卒中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农村居民脑卒中发病率比城市地区高近50%,死亡率比城市高25%。国家卫健委明确要求,到2020年,60%以上的县,至少要建设一家符合要求的卒中中心。

  心源性卒中的漏诊,极易导致“反复卒中”:王陇德院士在致辞中提到,心源性卒中约占缺血性卒中的14-30%,但其致残率和致死率显著高于非心源性卒中。同时,心源性卒中的防治重点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有很大不同,需要针对其“心源性”的病因比如房颤进行针对性治疗,但因为心源性卒中漏诊率高,导致针对病因的治疗不充分,所以容易出现“反复卒中”,这个问题在县域尤其突出。近年来,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也在推动“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建设。今天启动的项目,也包括这项工作在县域的延伸,目标之一是规范县域卒中中心心源性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推动心内和神内科的交流合作,降低“反复卒中”现象在县域的发生。

  霍勇教授:从心血管到泛血管,重视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

  县域是胸痛中心建设的重点: 截至目前,全国胸痛中心有4500家医院注册,其中县级医院超过2000家。2020年胸痛中心整体的工作重点是Better、Broader、Deeper, 包括修订认证标准推动持续认证、加强常态化质控、推动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

  加强多学科协同,加强县域胸痛中心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管理: 泛血管疾病常常涉及全身 ,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绞痛(ACS)、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构成了胸痛中心三大致死性胸痛,均属于泛血管范畴,需要加强多学科协同。胸痛中心的建设有效缩短了致死性ACS的救治时间,降低了死亡率。 而胸痛中心另外两大致死性胸痛,肺栓塞与主动脉夹层也亟待我们关注,特别是在县域。虽然它们相较于ACS相对少见,但是,致死率高、易误诊,犹如“黑天鹅事件”。比如,病情危重的肺栓塞患者可在30分钟内死亡,但据研究,59%的致死性肺栓塞患者死亡前未能确诊;而主动脉夹层每小时死亡率增加1%,如未及时治疗,发病48小时死亡率可达37%-50%。

  胸痛中心总部计划与呼吸、血管外科、心外等多学科建立合作,推动胸痛中心中对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的鉴别诊断、转诊、转运等流程的具体和量化,最大程度降低危害。

  连线县域院长

  在会上,3位来自县域医院的院长分享了县域双中心“黑天鹅”事件的真实故事。

  山东金乡县人民医院代建军院长提到:胸痛中心的建设帮助我们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有突破性进展,平均门球时间从创建初的130多分钟下降并保持在50分钟左右。而肺栓塞、主动脉夹层这些疾病虽然发生率相对低,“一旦发生却是灾难性的”的,加强这些疾病检出、救治、转诊流程优化,是下一步要不断加强的工作。

  安徽太和县人民医院孙廷强副院长则回顾了其中最近一例“命悬一线”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过程,分享了其中胸痛三联征CTA扫描助力了快速诊断、急诊ICU控制症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的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

  浙江海盐县人民医院2018年就成为国家卫健委脑防委首批“示范卒中防治中心“。“心源性卒中我们曾经历过惨痛的教训”马小董副院长提到,“我院对医院卒中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跟进,发现心源性卒中的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均显著高于其它原因引起的卒中。我们希望通过加强神经内科和心内科的合作交流,完善跨学科的转诊会诊流程,不断减少卒中复发.“

  趣解“灰犀牛”,健康县域科普之星评选大赛启动

  葛均波院士:科普之星—从健康中国到健康县域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葛均波院士在2019年全国政协的提案就是“加强医学科普教育”。 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在发起了健康中国科普之星评选,共获得超过45万患者关注;在国家推动大病不出县的政策指导下,今年将推动健康县域科普之星的评选工作,健康县域,也是促进中国心血管事件拐点早日到来的重要基础。

  既然专家已经致力于做科普,并且可以借助新媒体广泛传播,那为什么还需要县域的医生做科普? 葛院士用了一个在教育心理学中的“接近性理论”,即时间或空间越接近,越能形成更强大的联结和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更容易从身边的朋友和师长吸收知识,而不是诺贝尔获奖者。所以县域医生是更能为身边有着相同生活背景、语言习惯的老百姓普及科普内容,发挥影响力。

  每1个县1个科普作品:葛院士强调,“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应该鼓励更多的县域科普“大侠”走上台来,把自己的学识深入浅出的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听得到的医学科普作品,并能通过“人民网”这样的权威媒体广为传播。。

  霍勇教授:危重症和健康科普,共同推动“全县模式”落地

  2020胸痛中心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大力推动以区域为整体救治模式:全市模式/全县模式,即通过建立急危重症救治体系、预防筛查体系、慢性疾病管理体系,构建全地域、全病程、全人群的整体救治模式。今天启动的两个项目,一手抓危急重症,一手抓健康科普, 将对县域“全县模式”的落地提供有力的平台。

  全线出发,为县改变

  拜耳中国处方药事业部高级副总裁陈瑛博士在联合启动会上表示:“县域医疗是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对保障中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多年来,拜耳一直关注并积极投身中国县域医疗领域,支持县级医院专业学科建设,助力县级卫生专业人才培养 ,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水平,满足当地患者的治疗需求。两个新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拜耳将进一步加大对县域医疗的支持力度,从目前的慢病规范治疗拓展至危急重症救治,并延伸至健康科普等更多领域。拜耳还将继续携手行业协会、专家以及广大县域医务人员,为‘共塑县域健康,共筑健康中国’做出更多努力。” 

关键词: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卒中中心,危重症诊疗责任编辑:毕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