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2021-05-15 12:48:03 作者:陈思思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陈思思 通讯员 马景)2021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科学补碘 健康一生”。2020年全国地方病防治“十三五”规划评估显示,河北省162个碘缺乏病病区县全部实现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但巩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成果仍任重道远。

  随着盐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上食盐品种增多和群众食盐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加之部分群众对碘缺乏危害认知不足,部分地区碘盐覆盖率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存在碘缺乏病病情反弹的风险。河北省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所所长马景为我们进行碘缺乏的相关知识:

  一、碘缺乏有哪些危害?

  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碘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导致机体碘摄入不足引起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主要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及先天畸形等。碘缺乏病对人群健康的主要危害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发育障碍,因此,碘缺乏病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公共卫生问题。

  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河北省外环境普遍缺碘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碘缺乏危害。河北省也不例外,外环境普遍缺碘,碘缺乏地区分布十分广泛,168个县(区、市)中,除6个高碘县(区、市)外,其余162个县(区、市)在全民食盐加碘之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流行。因外环境的碘缺乏是长期的,不可自行改变的,人体无法从外环境中获得足够的碘来满足身体需要,人对碘的储备能力也十分有限,而摄入过多碘时,机体并不储存,而是通过尿排出体外,这些事实说明,补碘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旦停止,碘缺乏病有可能“死灰复燃”。

  三、碘缺乏病如何防治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推行食盐加碘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认为通过补碘所获得的健康收益远远超过补碘过量带来的潜在健康风险。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四、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得的碘能够满足人体需求吗?不同人群如何补碘?

  在碘缺乏地区,一般人群每天从食物和饮水中获得的碘不能满足人体需求。按照我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100ug,加上饮水和食物中摄入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推荐碘摄入量(120ug/d),因此除了居住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的居民不食用加碘食盐外,其他居民都应食用加碘食盐。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更应食用加碘食盐,并且要经常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以保证妊娠期及哺乳期充足的碘储备,确保达到良好的碘营养状态,保证胎儿及婴幼儿对碘的需求。

  五、科学补碘,持续消除碘缺乏病任重道远

  2020年河北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显示:儿童和孕妇碘盐覆盖率为96.26%,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1.80%,比去年有显著提高。儿童和孕妇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9.29µg/L和176.95µg/L,碘营养状况均处于适宜水平。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是1.58%,从病情指标及人群碘营养水平看,我省保持了碘缺乏病消除状态。但目前随着市场上食盐品种增多和群众食盐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部分群众对碘缺乏危害认知不足,甚至对食用碘盐认知出现偏差,部分地区碘盐食用率或覆盖率出现下降的趋势,儿童和孕妇尿碘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存在碘缺乏病病情反弹的风险。因此广大群众应提高科学补碘的意识,自觉选用加碘食盐。

关键词:碘缺乏病,食盐,缺碘,碘盐,科学责任编辑:陈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