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开滦总医院 陈瑞珊
陈瑞珊,女,1975年7月生人。现任开滦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曾荣获开滦医疗集团“学练比”竞赛技术业务能手、“岗位女明星”,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支援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先进(生产)工作者,河北省卫生系统赴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在儿科工作岗位上工作18年,她视每一位小患儿为珍宝,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治疗方案。她工作中态度可亲,和小患儿打成一片,有一位经常看病的小男孩把她当成自己的偶像,每次生病了只要说是去开滦总院找陈阿姨,就高高兴兴的来看病,在陈阿姨的鼓励下,连采血打针都不怕。有一位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患儿,由于心脏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手术治疗,本来已经不是她的专业范围了,但她仍帮忙咨询本市医院,在本市医院均回复手术比较困难时,又帮忙咨询天津及北京的心血管专科医院,最后帮助患儿确立了最佳的治疗地点。患儿家长对她感激不尽。还有一位重症肺炎的小患儿,反复高烧不退,在和科室领导研究好治疗方案后,她就经常守在患儿身边,帮助和指导家长给患儿喂药,温水浴,鼓励小患儿进食喝水,家长深受感动,以至于患儿再发热时,家长反倒要安慰大夫不要着急。后来小患儿康复出院,他们一家也和陈大夫及科室的其他大夫成为了好朋友。还有好多在总院治过病的其他患儿和家长最后都和她和她所在的团队成为了好朋友。在临床工作中从来都是为患儿和家长着想,如果有遇到有相同疗效的药物,她肯定会为患儿选择价格低副作用小的。她认真钻研业务,加强疑难杂症的研究,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及优秀员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她随开滦总医院的医疗队,在13日紧急集结,昼夜兼程赶往四川灾区。并随医疗队向四川救灾总指挥部主动请战要求派往最艰苦的灾区前线:重灾区绵竹九龙镇。到达救灾现场,这里的医院已经瘫痪,还没有任何医疗队进驻,帐篷没搭完旁边已经排满了伤员。灾难刚刚发生,各地的救灾资源还没有到位,条件相当艰苦,房子绝大部分倒塌,余震频发,山上堰塞湖随时可能发生洪灾,灾区现场缺医少药,没有电,甚至没有干净的水,救护队带的药品和水也是有限的,就在旁边的河沟洗脸刷牙,后来发现河水上游已被动物尸体污染。附近学校有大量孩子伤亡,孩子们的伤口大多已被墙泥和尘土污染,有的已经感染化脓,甚至已有难闻的臭味,她给这些患儿仔细的清理伤口,并搂着他们,安慰这些身心受伤的孩子,和队员们一起轮流和这些孩子讲笑话,做游戏,让这些受到地震惊吓而不敢出门,不敢说话的孩子开始张口说话,开始露出天真的笑容。她和医疗队员还在灾区现场救治了一位102岁的老奶奶,后来转到外地医院后续治疗,是当时世界救灾史上年龄最大的伤员。当发现附近幼儿园的废墟里有孩子的生命迹象时,她和医疗队员,准备好氧气、静脉用药品,协同部队官兵在砖石凌乱,钢筋铁丝到处都是的现场进行紧张的搜救,在现场互相叮嘱,孩子出来一定要清理干净口鼻,注意要蒙上眼睛,吸氧输液一起进行!也许是搜救犬太劳累了,也许是人们产生了幻听,现场挖了很深很深,仍没见孩子的身影,但孩子的家人还是对我们表达了深深的谢意。附近山上的灾民不知山下来了医疗队,她和救护队员背上药箱轮流上山巡诊,简单的伤病当时处理,复杂的伤病告诉他们山下有医疗队。她和医疗队对九龙的人民付出了爱心和汗水,也收获了九龙人的真情,被他们称为农民诗人的小伙子把家里唯一的水缸送给他们,为他们写诗,有村民送来自家的包子,有专程跑到医疗帐篷前就为说一声谢谢,有村民送来了感谢信,有当地的小学生给医疗队当起了志愿者……,真的是送出了玫瑰,留下了余香。这次医疗救援工作圆满完成,并得到国家卫生部、河北省各级部门、四川省各级部门的表彰及肯定。 今年3月,她在杭州东站候车室突遇一名小伙子猝倒,小伙子大约20多岁,当时倒在地上,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跳呼吸骤停,情况危急!她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救人!立即跪地协同另一名不知名的女子为小伙子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了大约20分钟后,小伙子口唇略有好转,但情况仍然很不乐观,抢救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时,120急救车抵达现场,将小伙子送往当地医院治疗。带着对小伙子的牵挂,她登上了返唐的火车。回家后和往常一样正常上班,并没有和领导及同事提及此事。当她异地救人的视频被现场群众记录,在腾讯网站发出时,瞬间被广泛传播,并在手机微信迅速刷屏,医院的领导和同事才知道她异地救人的义举。省市各大媒体记者也纷纷与开滦总医院党建部宣传部联系,了解施救医生及当时抢救情况。当宣传部门采访她时,她平静地说:任何一个医护人员遇到这种情况都会这么做的,这是一种职业的本能,只是不知道那个小伙子怎么样了,希望他能活下来。 |
关键词:最美医生,唐山开滦总医院,陈瑞珊,儿科,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