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成
国务院新闻办29日发表《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与人权进步》白皮书。 白皮书全文约17000字,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包括七个部分,分别是符合国情的健康权保障模式、健康环境与条件持续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全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特定群体的健康水平显著进步、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和国际医疗援助。 白皮书指出,多年来,中国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把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实现人人得享健康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长期不懈奋斗,中国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不仅摘掉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帽子,而且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医疗服务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健康素养持续增强,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5岁 白皮书指出,健康事业的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2016年的76.5岁,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88.9/10万下降到2016年的19.9/10万,婴儿死亡率从1981年的34.7‰下降到2016年的7.5‰。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白皮书强调,深化医改效果持续彰显,在较短时间内织起了全世界最大的全民基本医疗保障网;重大传染病得到有力控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多元办医格局初步形成。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法定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 白皮书指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进一步提高。2010年至2017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标准从15元提高到50元,服务项目从最初的9类41项扩大到12类47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惠及面不断扩大。传染病疫情控制水平持续提升。国家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平均降低19.4%。 白皮书强调,慢性病防控效果显著增强。国家已建立慢性病和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网络。地方病流行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精神卫生服务不断完善。国家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白皮书还指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全面加强。应急法制基本建立,应急机制不断优化。2014年,国家公共卫生应急核心能力达标率升至91.5%,远超全球70%的平均水平。 建起全世界规模最大医学教育体系 白皮书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持续增加。2011年至2015年,国家投入420亿元,重点支持建设1500多个县级医院、1.8万个乡镇卫生院、10余万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达983394个。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更加优化。国家已构建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医学教育体系。 白皮书指出,基层和农村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更具层次性。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的服务链。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高。 白皮书强调,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取得长足发展,相比制度实施前,基本药物销售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传统医药发展更受国家支持。2013年至2015年,国家投入专项资金46亿元支持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
关键词:白皮书,健康,公共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