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让城市健康,“中西医”方法需结合

2018-10-24 09:06:38 作者: 来源: 科技日报
分享:

  “目前,我们面临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要实现全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社会和环境互相影响的城市和全球健康问题,我们必须加强各学科和部门之间的参与和协作,采用更有效的分析模式。”在近日举办的“变化环境中的城市健康与福祉”国际研讨会上,国际科学理事会科学专员查尔斯·伊毕克米表示。

  此会是国际科学理事会的全球科学项目“城市健康与福祉系统科学”(简称“城市健康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阶段性研讨。2014年,中科院城市环境研究所通过全球竞争,正式承担该项目,并成为其国际办公室驻地。“我们与该项目的研究方向高度吻合,希望通过为期十年的项目实施,实现预定目标,提升我们对城市健康的科技支撑能力,促进学术交流,扩大国际影响。”该所党委书记朱永官研究员说。

  传统问题与新挑战叠加

  在应对城市健康问题的挑战时,不同城市、地区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社会阶层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家庭收入的城乡差异逐渐增大,城市和农村人口呈现不同特征:受二胎政策影响,未来城市的儿童人口会增加;同时,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凸显。此外,环境污染可能造成胎儿的潜在健康危险,高龄孕妇面临的二胎生产的风险困境……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与传统问题相结合,中国人口在生命周期中面临着五大挑战,即环境和儿童健康、城市化和健康、人口政策和生育健康、老龄化、残疾。”北京大学亚太经合组织健康科学研究院罗雅楠在会议报告中指出。

  而非洲面临的问题则截然不同。国际科学理事会非洲地区办公室项目专家理查德·格洛韦尔指出,非洲相关的执行计划着重解决食品和营养安全、疾病负担、新出现和重新出现的疾病、畜牧业在非洲社区中的作用、水和卫生设施等主要问题。

  城市健康模式:多样性还是统一性?

  应对不同的严峻形势,多样性城市规划的倡议已相继在地方施行并取得显著成效,如“智慧城市”“弹性城市”“宜居城市”等,但效果却只是单一的、地域性的。

  国际科学理事会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主管曼纽尔·利蒙塔介绍了“城市健康模型”在萨尔瓦多的应用及实践效果。他说,在城市健康项目执行中发现,项目实施的主要障碍是该国的各个部门缺乏联动和交叉。于是,他们成立一个城市健康工作小组,包括卫生部、环境和自然资源部、教育部、文化部、司法部以及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等。小组经常开会讨论,让每个机构在实际运行中促进城市健康项目实施。目前,由于加强了各个部门的统筹,项目产生了效果。

  “与会专家探讨如何把这些应用于地区尺度的模式在其他区域推广或复制。”城市健康项目执行总监范天蓝(franz gatzweiller)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他们会在多样性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健康相关的政策原则。

  “例如,中国和日本同样面临老龄化问题,有共性问题,也有各国的特殊国情。这就好比西医和中医的关系,西医会针对局部问题进行有的放矢地治疗,中医则从宏观进行调控和把握。我们在推进全球城市健康研究过程中就是把握‘中西医’结合的原则。”范天蓝说。

  世界变化太快,城市如何适应

  在推进城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还面临另一个挑战——应对如此快速的变化,该如何提高城市的韧性与适应性?

  “随着城市体系的不断变化,如区块链等的出现,我们需要建立智能系统,学习如何应对复杂性。城市健康项目开发了一种系统方法,它能从复杂科学中吸取经验,动态考察社会变化,始终把握时代脉搏。”朱永官介绍,“在全球我们有个数据中心,能够及时监测并迅速响应和反馈,以应对我们面临的治理挑战。”

  城市健康系统研究包罗万象。“我们会建立一个更加系统的多学科交叉平台,促进自然和社会科学融合。”范天蓝说。

  据介绍,研究人员将推广该项目系统分析办法及实际应用,提倡建立其关键指标,如食品安全、水和能源、教育、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和住房、社交网络、城市规划和医疗保健,并将其纳入所有政策决定过程,应用综合城市治理系统有效地应对多种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健康,中西医,项目,全球,变化责任编辑:何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