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活动,保障每天校内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学校急救设施建设。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绩考核指标。
《意见》明确,到2025年,学校健康教育时间切实保证,健康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学校卫生基本标准;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研判、精准管控、应急处置等能力显著增强;学生健康素养普遍提高,防病意识和健康管理能力显著增强,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意见》从提升学生健康素养等方面提出深化健康教育教学改革和保障学校卫生工作基础的举措。其中明确,以中小学为重点,注重大中小幼相衔接,完善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健全学生健康素养评价机制,纳入教育评价改革。
学校要保障食品营养健康,配备有资质的专(兼)职营养指导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学生膳食营养监测,实施学生营养干预措施。同时,各校要严格落实眼保健操、课间操制度,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意见》还提出,要修订《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将脊柱健康检查纳入中小学生体检项目。加强学生健康管理,开展健康评价,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健康指导方案、发放健康处方;完善学校急救教育标准,加强学校急救设施建设和师生急救教育培训,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