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资讯

“提灯女神”与“孔雀蓝”的别样融合

2023-02-24 15:33:12 作者:李苗瑜 来源: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微信公众号
分享:

  贴心护理,守护最美“夕阳”

  “护士长,护士长!3床老人突发意识丧失,急需抢救!”午休时间,在医院干部病房二科寂静的走廊里,一阵急促的呼救声传出。听到呼救声,正在病区午餐的詹秀玲立即放下盒饭,迅速冲入病房参与抢救。原来,是95岁急性心梗的老人,突发心脏骤停。

  “心脏按压、开放气道、气囊辅助呼吸、畅通液路……”经过一系列紧张有序的抢救工作,老人转危为安。回到办公室,盒饭早已凉透。

  这里没有硝烟,却是生死战场,每天都在上演惊心动魄的故事。

詹秀玲在工作。

  詹秀玲介绍说,干部病房收治的老干部年龄平均在94岁左右,90%的都是卧床患者,护理任务繁重,夜间经常参与抢救,睡四五个小时已成为常态。“在这个未曾冠名‘ICU ’的特殊科室,仅半个月的时间里,便有4名老人均在凌晨2点后被抢救。”

  作为干部病房二科的护士长,詹秀玲不仅是一名身着护士服、头戴燕尾帽的“克里米亚天使”,还是一位身穿“孔雀蓝”、胸前佩戴党徽的新时代白求恩。

  提起詹秀玲,91岁的郝爷爷和老伴眼含热泪,连连竖起大拇指称赞:“我们打心底里感谢她,真是比自己的亲人还要亲啊!”

  可就是这样一位像子女般悉心照料老人的护士长,由于平时工作繁忙,时常顾不上照料年幼的儿子。提到儿子时,詹秀玲红了眼眶,哽咽着说:“男孩子,坚强点儿挺好的。”

  2000年毕业至今,詹秀玲已在护理岗位工作了23年。从业以来,詹秀玲以第一主研人完成科研课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篇,并参编多部著作。先后被原北京军区、郑州联勤保障中心评为“优秀护士”,荣立三等功一次,为提升部队战斗力贡献了力量。

  一遍遍研读新修订的《条例》,詹秀玲心潮澎湃:“我不只是科室的领头羊,还要做牧羊人,要用为战育才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条例》。当整个团队发光,个人才能更闪耀!”

  “心”药方,呵护玫瑰娇艳绽放

  这段时间,学习新修订的《条例》明确的一条条利好政策,医院妇产科护士长王庆琴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2006年,怀着憧憬和梦想,王庆琴如愿加入文职人员队伍。通过实践锻炼、思想淬炼,如今她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强军事业,积极主动作为。

  用心用情,以心交心。20多年的病房护理生涯,让妇产科护士长王庆琴明白,只有用真诚对待病人,她们才会打开心扉。

  一位年轻的病人,一直让她记忆至今。

  那是一名3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因患有宫颈癌,被切除了子宫。病房里,姑娘躺在病床上,神情麻木而淡漠。一旁的母亲看着女儿心情低落,却不知道如何和她沟通。

  “她还没有做一次母亲,但是术后治疗还要继续。”王庆琴下定决定,先用“心”药。

王庆琴在工作。

  住院期间,王庆琴每天都会去看她好几次,握着手与她谈心,希望能解开她的心结。“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命只有一次。”王庆琴的真心打动了女孩。

  在王庆琴的开导和家人的陪伴下,患者心情终得以平复,如今,已康复出院。出院后,患者总是会找王庆琴聊天,跟她说说最近发生的事情。

  于她而言,看着病人逐渐好转就是最大的成就。

  在妇产科,癌症患者占住院病人的三分之一以上,大多为术后需要放、化疗,住院周期较长,患者的心理也有着不同程度的郁结。

  于是,她带领团队不断改进创新康复护理模式,对新入院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将精心护理与心理疏导相结合,为患者开“心”门再开“生”门。

  采访时我们发现,她对科室的每名患者的情况,都如数家珍,只要查房就会和病患深入聊天、谈心,让大家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

  尽管护理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她一直坚定前行。

  工作以来,王庆琴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记嘉奖,曾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优秀护士,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统计源期刊论文4篇,并取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1项、获得新型专利2项。

  “一条条利好政策为文职人员创造了机遇,如果组织需要,我必冲锋在前。”谈及将来发展,王庆琴很坚定,文职人员职业更加稳定,发展路径更加顺畅,可以更加安心踏实、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

关键词:患者,护士长,融合,健康,医院责任编辑:郑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