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库 > 专题库

天气寒冷,小心“冻坏”心脏

2019-10-12 17:15:01 作者:高思思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长城网讯(通讯员 高思思)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何等艰难!

  寒风大雪可能刺伤了李白的心,而对于一些人,尤其中老年人、肥胖人群、压力过大人群、过度饮食人群、嗜烟酗酒人群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这种寒冷的天气真得会“伤心”!

  心血管疾病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就季节而言,冬季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最高。早在古代,我国医学家在《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等典籍中就表明寒气可诱发心脏病。

  寒冷天气为何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呢?

  1.增加血液黏稠度

  寒冷天气会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血小板发生凝集,白细胞黏附,这些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和血栓的形成。同时,寒冷会增加脂肪细胞的代谢,体内脂肪消耗增大,游离脂肪酸在血液中的浓度会升高,这同样也会使血液流速减慢,增加得血栓的机会。

  2.促使血压升高

  寒冷可以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结果会导致人体的手脚血管和皮肤血管收缩,心率增加,心排出量增加,最后会引起血压增加,这在气温骤降时尤为明显。寒冷天气还会影响血压波动幅度增加,使收缩压的数值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心脏和脑部的血栓脱落,而血栓可以随着血液流到心脏,堵塞住心血管就会导致心肌梗死。

  3.增加感染的危险

  寒冷会促使小支气管收缩,使支气管内产生的黏液不易排出,黏液蓄积会增加感染的危险。另外,寒冷造成的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的形成,也会增加感染的发生几率。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1.防寒保暖

  冬季寒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先要避免严寒刺激,特别是寒潮袭来,气温骤降时,要注意及时添衣,把寒冷对身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2.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关键。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需要遵循低油、低盐、低糖的清淡饮食原则。冬季进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恶补、乱补有害无益。

  3.适当运动

  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多在室内活动。减少室外活动并不是一步也不出家门。每天可以在温度合适的条件下,外出活动20分钟,这样,可以使机体适应寒冷天气。室外锻炼须等日出后温度升高后,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湿冷环境中锻炼对心脑健康有很大的害处,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注意避免雾天晨练。运动要循序渐进,控制运动量,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详细的运动方案。

  4.合理服药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血管病高危人群一定要按时按量服药,并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目前医学界提倡应用“金三角”方案,即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通心络胶囊三药合用,该方案可以降脂抗凝、保护血管内皮,防止心脑血管病发生。其中,他汀类药物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阿司匹林抗凝,通心络胶囊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司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并能明显改善阿司匹林抵抗。

  值得提醒的是,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单用通心络胶囊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该药含有五种独特的虫类药成分,其中的多种酶类、水蛭素等可以清除血管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抗凝集的血小板,使血流顺畅,粥样硬化斑块无以形成,心脏供血恢复正常。该药还可保护血管内皮,防止内皮细胞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而受损,同时可解除血管痉挛,让运送血液的管道保持顺畅;而且该药可预防血管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对已经形成的粥样硬化斑块能起到稳定或消融的作用,能防止斑块破裂形成血栓,这样心肌梗死、脑梗塞就不易发生。另外,通心络胶囊还可延长心脏缺血区域微血管内皮细胞在缺血、缺氧环境中的存活时间,保证微血管的结构完整,继续为缺血区域的细胞输送营养,可以促进缺血坏死区域的血管新生,为心脏建立新的血液通路,恢复缺血区域的血液供应,保护心脏功能,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基础用药。

  5.戒烟限酒。

  吸烟酗酒对身体的危害已是共识,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吸烟酗酒更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若身体出现不适,突发胸痛、气短、憋闷,应立即停止一切体力活动,坐下或平卧休息,有条件的话,测量血压、自数脉搏、吸氧,并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就诊。

  天气日渐寒冷,掌握一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寒冷季节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能力,了解一定心血管急症的科学处理方法,在关键时刻可能会“救命”!

关键词:天气,寒冷,冻坏,心脏责任编辑:何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