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破解长寿秘诀 无关饮食烟酒运动
2016年10月8日讯,各国长寿地区的人种、气候、食物、习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与健康之道相反,如有的老人嗜烟酒,喜肥肉,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长寿者都乐观开朗、心地善良、为人随和。 (资料图)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等总结出的长寿之道是:人要活百岁,合理膳食占25%,其它占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占到了50%!01. “压力激素”会损伤身体。 《黄帝内经》:“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结,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所以医病先医“心”。 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动脉硬化、高血压、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等,人类65%-90%的疾病与心理的压抑感有关,因此,这类病,被称为心身性疾病。 人的心与身,何以有如此紧密联系? 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这三点一线形成了人体的应激反应中心。碰到危机时,它们分泌“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身体中的各种“资源”被重新调配,减少消化、免疫方面的供给,将重心放到心脏的供血和肌肉的运动中去,以让我们迅速应对危机。 (资料图)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发怒、紧张、贪婪、做坏事等,令压力激素水平长时间居高不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将受到抑制和摧毁,心血管系统也会由于长期过劳而变得格外脆弱。 心理学发现:一个人在大发雷霆时,身体产生的压力激素,足以让小鼠致死。因此“压力激素”,又称“毒性激素”。 如果人是快乐的,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 益性激素让人心绪放松,产生快感,这种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状态,可使人体各机能互相协调、平衡,促进健康。02. “目标”能激发生命活力。 个案:今年1月6日,上海交大原校长范绪箕教授度过了他的百岁生日,他至今仍每天做实验、写论文、指导博士研究生。 新的研究表明,“目标感很强”,对健康有益,因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其生理状况。 英国科学家在40~90岁的人群里做了一个7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没有明确生活目标的,比有明确生活目标的,病死或自杀的人数,足足高了1倍;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多了一倍。 再则,医学早就发现,人退休后,因人生目标突然消失,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状况均会急剧下降。 |
关键词:压力激素,诺贝尔奖,长寿地区,目标,消化性溃疡,得主,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黄帝内经,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