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眷恋的童年或许是别人记忆中的阴暗
日前,一时长为2分38秒的校园暴力视频在网络流传,视频内容为三名女生中有两人轮番殴打一女生,另外一人疑似视频拍摄者持观望状态,被打女孩全程啜泣无还手。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愈来愈多的校园暴力事件充斥在人们的视野,而我们总是习惯于将谴责的矛头对准了那些施暴者,却忽略了隐匿于镜头之外的笑声。 在这样的境遇下那一声声爽朗的笑声听起来极度刺耳,或者说这种笑声就是对施暴者的一种鼓励和加油。当我们回首童年往事的时候,那些美好的过往会被现实中一起起恶劣的校园暴力变成涂鸦。 我们在慨叹成人世界的虚伪与可怕,却未料想如今的校园暴力事件更令人心寒。你很难想象那一招一式的动作,由一孩子施与另一个孩子,而且打的是那样从容利落。他们所擅长的轮流战术,一个打完另一个继续,可怜的被打者只能像皮球一样被他们踢来踢去,痛苦的呻吟,甚至连喊叫都不能。 关于制度与管理,说的已经很多了,笔者不想在赘述。 这里只想谈谈是什么导致了弱者愈弱,暴者愈暴的怪现象? 当下社会,围观已经成为一种正常姿势,他们看似处于暴力中心之外,但无疑是另一种暴力制造者。 校园暴力事件长期存在这样一种氛围,平时看似和谐友爱,一旦有施暴者开启发飙模式,围观者们便自动退在一边像观看一场动作片一般入迷。 我们最美好的童年,最纯真的时代,愈发的被注入大量的暴力元素,有来源于网络的各种暴力视频、文章,有来源于成人社会习以为常的围观冷漠。 这么多的围观者中,哪怕有一个人有一丝对弱者的怜悯与同情,打个圆场,或者劝个架,周围总会聚起一股力量来阻止施暴者。再不济你可以躲得远远的,或者给被打者哪怕一张纸巾,对他来说都会是一种温暖,至少在他的心中能升腾起一股暖流,这何尝不是他一种继续向前的勇气。 鲁迅先生对于看客有这样的描述:“于是他背后的人们有须竭力伸长了脖子;有一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 这讽刺而令人痛心的影子不仅存在于成人世界,愈来愈多的存在了校园,像幽灵般附身与那一个个稚气未脱的孩童身上。 本来受害者处于圆心的位置,心理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而这种围观实际上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围困”。当不明真相的人久不愿散去时,会招致更多的围观者。被受害者完全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要突破的已不是施暴者,而是一层层包围着他的面目可憎的同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围观的人也是弱势,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对暴力说不,因为他们老道而圆滑,从小便懂得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生存哲学”。 弱者对于更弱者的冷眼旁观,更加助长了施暴者的戾气。在这种长久形成阴暗氛围下,施暴者不过是一群冷漠者的打手代表,向同龄人施暴成了表演,围观者便是那一个个津津乐道的观众。 或许在我们的童年中,也总有这样的同学,他们可能因为贫穷显得脏兮兮的,不爱说话,或者有着某种疾病,人不是那么自信,渐渐的就成了某些混混欺凌的对象,而每个人似乎都将他看做一个笑话,即便不好笑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也能成为特别的笑话。久而久之,取笑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氛围,殴打和辱骂在他身上就显得在正常不过,欺负者也不局限于个人,而是成为全班参与的一项群体性活动。 每个人似乎都能找到讨厌他的理由,这就是氛围的可怕,暴力在群体氛围的遮盖下居然变的天经地义起来,我们却对此习以为常、视而不见。或许我们回忆的美好童年,其实是某些人不愿提起的童年阴暗。 (未来网评论员 陆玄同) |
关键词:施暴者,童年往事,生存哲学,围困,校园暴力事件,视频拍摄,成人世界,女生,眷恋,殴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