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参加无偿献血,献血量有望转为志愿服务公益时数
浙江在线-健康网12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含露 通讯员 胡秋月) “医生,我也是A型的,快给我儿子输血吧!”发生意外后亲人相互之间献血,这样的镜头似乎在电视剧里屡见不鲜。但其实,直系亲属间不宜相互献血,因为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免疫反应。 所以,当你躺在手术台上急需用血的时候,真正能救你的或许不是亲人,更多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近日,浙江省血液中心召开新闻通报会,对2016年无偿献血工作进行总结,并探讨了新一年的工作要点。 卫生计生人群献血人次比例是普通人群的9倍 截至12月27日,据浙江省血液中心统计,杭州地区(不包含萧山、建德)无偿献血达140298人次,较2015年上升4%;全血采集量181402个单位,较2015年同比上升2%;单采血小板30490人份,较2015年同比上升10%。 其中,高校学生和卫计人员一直是无偿献血的主力军,卫计人员人群献血比例更是达到了普通人群的9倍。 与此同时,供血数据与2015年相比同步提高。2016年10月,省血液中心已与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医院、浙医邵逸夫医院等多家医院实现了用血相关信息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了中心与各医疗机构的血液库存动态预警机制。 “2016年比较特殊,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在保证杭城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基础上,确保峰会期间血液充足、安全有效。”浙江省血液中心主任胡伟介绍,在克服高温、人少等不利因素后,血液中心通过电话招募、上门服务、发展团队献血等方式,结合发挥全省血液联动、江浙沪联动等保障机制,最终圆满完成各类型血液采集和保障任务。7~8月本是献血淡季,但血液采集同比增长10.6%,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库存量同比增长167%。 输血感染病毒的风险已大大降低 “提量”的前提是“保质”。全面开展血液标本核酸检测工作,缩短病毒检测“窗口期”,是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水平,降低经输血传播疾病风险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也早就被纳入了《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据了解,核酸检测技术是最新一代的检测技术,可大大缩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所谓“窗口期”,是指机体从被病毒感染到抗体转阳的时间,这段时期血液中测不出病毒抗体。 “因为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核酸检测能将乙肝、丙肝、艾滋病的‘窗口期’从原来血清学检测的56天、78天和22天分别缩短至23天、34天和11天左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输血感染病毒的机率。”浙江省血液中心主任胡伟说。 今年3月1日起截至目前,浙江省共设立了4个区域性集中化检测实验室。 去血液中心嫌麻烦,献血点又找不到,怎么办? 2017年,浙江省血液中心拟与“志愿中国”平台合作,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探索献血量转换为志愿服务公益时数,并计划在3月5日“中国志愿者日”正式推出该项服务。 与此同时,在2016年成功开发“血液检测结果和去向”微信查询功能的基础上,2017年省血液中心还计划开通微信自助填表、献血点查询导航、献血量查询等一系列新功能,配合线下的自助填表答应机、自助照片打印等相关设备。去血液中心嫌麻烦,献血点又找不到的市民,可以不用担心了。 给献血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是一方面,服务质量也要跟上。2016年10月11日开始,面向浙江医院、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和浙浙医邵逸夫医院四家医院,省血液中心对住院的曾经参加过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发送了慰问和献血报销宣传短信,在保障应急供血所需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供血。 目前,省血液中心武林院区正在改造,计划将该院区一楼建成无偿献血科普教育基地,届时会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悬浮触控、投影、人机互动、红外灯先进技术,对血液历史、血液生理知识、输血医学发展史、血型与遗传、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健康生活等方面进行集中展示,让市民尤其是儿童轻松了解神秘的血液世界。 |
关键词: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窗口期,献血量,志愿服务,单采血小板,供血,核酸检测,自助,病毒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