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健康频道 >> 健康24小时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健全人格

来源: 光明网 作者: 2017-03-01 09:45: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认识世界上一切东西的。我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规律,打乱教材安排的顺序,将数学教材中一对对易混且“互相矛盾”的概念安排在同一节课中学习,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的手段揭示概念内涵。在数学研究的对象中,充满了矛盾的对立面。例如“正比例与反比例”“因数与倍数”“乘法与除法”“无限和有限”“偶然和必然”等有关知识概念,我把这些内容按专题组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的两个方面,体会数学中一对对概念的“互相依存”关系,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概念的本质。又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推导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放手让儿童操作,通过“割、补、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把陌生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熟悉图形,再根据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推导出新图形的面积或体积计算公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在变化的图形现象中抓住面积、体积不变的实质”,感悟辩证唯物主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基本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正是在复杂的问题中抓住了“主要矛盾”,抽出了“主要关系”,把问题中的“次要矛盾”“次要关系”先撇在一边,经过合理的简化步骤,推理、抽象,建立数学模型。由于我在教学中较好地处理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所以儿童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一种问题解决后的成功与自信的美好感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儿童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而是拥有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乐趣及辩证思维的方法。

儿童心理学是儿童数学教育的基础

在教学改革的路上,“儿童心理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儿童、看教育、看儿童教育、看儿童数学。我第一次听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教授的关于儿童心理学报告时,“心理健康”“心理安全”“心理效应”“人文精神”“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些新名词、新理念一下子涌入我的脑海……从那时起,我开始用心去感悟孩子们的每一丝变化,用情去激励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孩子们的喜、怒、哀、乐全都挂在心上。那一刻开始,我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

我从儿童心理发展需求和认知规律的视角重新审视小学数学教学。“儿童数学教育”的理念慢慢完善起来。经过课堂实践的探索与检验,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数学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它包括如下主要内容:

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提供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的数学教育,促进儿童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科学的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同时以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好吃”又有“营养”的双重价值追求,让儿童拥有自信和好奇,从而更加喜爱数学学习。

实现知识、智慧、人格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儿童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实现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综合智慧的发展,完善人格。使数学教育成为教人有自信、教人做真人、教人守规则、教人要自律、教人懂责任、教人有毅力、教人会自省的育人平台,实现数学教育目标的全面落实。

关键词:数学教材,数学教育,数学文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生态课堂,数学学习,数学思想,健全人格,教育理念

责任编辑:健康
-->

相关新闻

关闭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 | 建站